阳明无所复传,始虽恶寒,二日自止,是指寒传本经,不是传少阳之经络。然仍用麻黄、桂枝,是抱薪救火矣。
阳明之地整肃,则太、少两路之阳邪,不攻自解。桂枝有疑似症,柴胡亦有疑似症。
形作伤寒,见恶寒、体痛、厥逆,脉当弦紧而反浮弱,其本虚可知。六经皆有痉病,须审部位以别之。
经曰∶诸虚承寒,则为郁冒不仁。第以表症未除,不得用承气,若谵语者,少与调胃承气,是又与不着席者与大承气汤,同一机彀也。
藏结无阳症,不往来寒热,其人反静,舌上苔滑者,不可攻也。阳气普遍,便能卫外而为固,汗不复出矣。
然太阳中暑发热而亦恶寒,太阴伤热亦腹痛而吐利,俱不离太阳主外、太阴主内之定法。盖太阳位最高,故太阳病以头项强痛为提纲。